-
心包窦图解
杨士伟 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
【概述】
心包窦一般分为心包横窦、心包斜窦、心包前下窦,具体位置各不同。
【结构】
1.心包横窦:为心包腔在主动脉、肺动脉后方与上腔静脉、左心房前壁前方间的间隙。窦的前壁为主动脉、肺动脉,后为上腔静脉及左心房,上为右肺动脉,下为房室间的凹槽。窦的左侧入口在左心耳与肺动脉左侧之间,窦的右侧入口在上腔静脉、右心耳与主动脉之间。从横窦左、右侧入口可伸入两个横指,当心直视手术需阻断主动脉、肺动脉血流时,可通过横窦从前后钳夹两个大动脉。
2.心包斜窦:位于左心房后壁,左、右肺静脉,下腔静脉与心包后壁之间的心包腔。其形状似口向下的盲囊,上端闭锁,下端为连于心包腔本部的开口,稍偏左。心包斜窦的右侧界是浆膜性心包脏壁两层在右肺上、下静脉,下腔静脉根部转折形成的右心包壁,左侧界为左肺上、下静脉根部的左心包壁,上界为心包连合裂,前界为左心房后壁,后界为心包后壁。手术需阻断下腔静脉血流时,可经过斜窦下部进行。
3.心包前下窦:位于心包腔的前下部,心包前壁与膈之间的交角处,由心包前壁移行至下壁所形成。人体直立时,该处位置最低,心包积液常存于此窦中,是心包穿刺比较安全的部位。从左侧剑肋角进行心包穿刺,恰可进入该窦。
【建议】
若身体出现不适症状,建议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就诊,谨遵医嘱治疗,切忌私下自行诊治,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。
温馨提示:线上内容仅为参考,如有医疗需求,请务必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
本内容由医学专业审核团队,三审三校